找到相关内容888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十疑论之师子觉

    十疑论之师子觉 常照法师   十疑论说:“又闻西国传云,有三菩萨,一名无者,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愿见弥勒,若先亡者,得见弥勒,誓来相报。师子觉前亡,一去数年不来,后世亲无常,临终之时,无著语云:‘汝见弥勒,即来相报’。世亲去已,三年始来,无著问曰:‘何意如许多时始来?’世亲报云:‘至彼天中,听弥勒菩萨一坐说法,旋绕即来相报,为彼天日长故,此处已经三年。’又问:‘师...

    常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5148574.html
  • 愿是究竟菩提的关键

    说,亦作无由之说。如在此世间有二行人,一人发愿,我要为此世间所有人每人盖一幢安稳无忧的宫殿,使其远离烦恼、波动、扰乱。为实现此言,访名师,投良友,请教如何绘制能令人住之远离烦恼、波动和扰乱的宫殿。既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5652741.html
  • 棒 喝

    棒 喝南怀瑾   讲到禅宗,往往使人联想到棒喝,好像禅宗与棒喝,是不可或分的事一样,其实,棒喝只是禅宗宗师们教授法运用的一种,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礼记》教学精神的意义,中国上古,教用朴教,演变而为夏楚。中国佛教自有禅宗的发扬光大以后,经过马祖、百丈的改制,创立共同生活,集体修行的禅门丛林制度以来,凡是真有见地,真有修持的名师大匠的宗师们,他的会下往往聚居数百众至千众不等,所谓“龙蛇混杂,凡圣...

    南怀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83454158.html
  • 寻觅明师善知识

    寻觅明师善知识  南通居士:寻觅  凡学佛者都有一个渴望:能亲近真正的善知识,依善士而修。  我初学佛法时,到处寻找能真正依止的明师,然而总不能如愿以偿。名师们指导的方法都是在拜啊、求啊里面,把学佛当成了单纯的信仰。尽管自己很恭敬三宝,读经、拜佛、念佛很虔诚,也很有舍心,但几年过去了,虽很庆幸自己学了佛,然而触境时烦恼依然,那个我慢一天一天不断在增长,内心不能真正安心。我有缘得到善友的指点,介绍...

    寻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4854827.html
  • 宗喀巴对以往藏传佛教的改革和格鲁派

    、密教法等经论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台山)。因而当他16岁时便前往西藏去求法深造。宗喀B抵达西藏后,就开始了广拜名师、刻苦求学的清苦生涯。他相继从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噶当派等不同宗派的高僧大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21454993.html
  • 道宣及其律学体系

    道宣(596—667)是中国佛教律宗三派之一南山宗的创立者,润州丹徒(今属江苏)人,俗姓钱,12岁人长安日严寺,20岁在大禅定寺受具足戒。30岁之前主要从学于慧颧和智受(,以继承智首的律学思想为主。但他也注意游学各地遍访名师,自称“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如一苇”(《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序》),曾听讲《四分律》四十余遍。自武德七年(624)长住终南山,与孙思邈结林下之交。曾为长安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23257430.html
  • 临济宗的“四料简”,“四照用”和“四宾主”

    这些是临济宗指导教禅学禅的主要方法和理论,用于评判师徒或师友间禅学交流,目的在于勘验和启悟参禅者。  从中唐开始,禅僧或因解决衣食问题,或因寻访名师,往往到处流动,兴起所谓“行脚参禅”之风。生活方式的变化引发了修行方式的变化,探究禅的奥秘(参禅)已不仅仅是修行者个人的体验问题,还包括师徒或师友之间的相互讨论、启迪和勘验,由此出现了传法和参禅的新方式。临济宗的这些理论就是适应这种情况产生的。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23757436.html
  • 智广高僧与凤顶九座寺

    时达五百余众。从此凤顶九座寺成为名闻遐迩的禅武大丛林。以后历代名师辈出,尤其以少林武术之功夫,对社会影响极大,成为八闽传授武术的源头之一。此外,智广祖师一生还处处恤民济困,排忧解难,显示出慈悲度世的...

    陈金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33958087.html
  • 唐代义净到印度求法

    唐代义净到印度求法  义净(635-713),俗姓张,原籍范阳(治所在今河北涿县),在高祖时徙居齐州(治所在今济南),故史书多称他为齐州人。义净在六七岁时入泰山金舆谷的神通寺跟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出家,学习佛法。此后随师到距齐州城西不远的土窟寺居住学习佛法和儒、道经史等,从而具备广博的知识。年二十受具足戒,此后集中学习佛教戒律。后来外出历访名师,学习大小乘经论。因羡慕东晋法显、唐朝玄奘西行求法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5858372.html
  •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十二)

    有高深佛学知识的名师,在这些名师的教化下,善财童子终于如愿以偿,修成了正果,成为菩萨。因为善财童子参拜的第27位名师是观世音菩萨,所以佛教造像中把他经常胁侍在观世音菩萨身旁。  佛经中描写善财童子见到...只见观世音结跏趺坐在金刚宝石座上,四周围有不可计数的菩萨在聆听观世音结跏宣讲大慈悲法是观音法门根本大法的道理。善财多刻为童子像,因访了53名师才成佛,故有的把他刻作老头像。  圆觉洞7号观音龛中层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0159136.html